如果你的孩子在這三方面「不合群」,恭喜你,他將會非常優秀

樂享網 2024-06-19

善于獨處的孩子有出色的專注能力,喜歡向問題的深處探索。

——薩姐

朋友小玲最近特別焦慮,因為6歲兒子總是一個人玩,她擔心兒子不合群。

被問及原因才知道:前段時間,她兒子在學校玩耍時,和同學鬧了一點矛盾。

那天,大家提議相互交換奧特曼卡片玩,他不愿意。

當時,有一個小朋友就說「你一點都不合群,如果你不同意,我們就不和你玩了」。

他當時聽完很不屑地說:「自己玩就自己玩。」

于是,這麼久他都是一個人玩。

這時候,小玲就擔心:總是一個人玩,時間久了,會不會越來越不合群?

對于「合群」這個概念,很多父母認為:能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不被孤立就是合群。

而當自己的孩子獨處時,總會以為他不合群,就開始擔心孩子會變得孤僻、內向、冷漠。

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孩子「不合群」。

有些孩子,看似在別人面前「較真、挑刺」實際上是一種表達自我的表現。

尤其是這幾個方面「不合群」那他未來會越來越優秀。

01

集體活動時:「喜歡獨處」

生活中總有這麼一類孩子:人多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做自己的事情。

大多數的父母就會給孩子貼上「膽小、內向、孤僻」的標簽,甚至強迫孩子去社交。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一個喜歡安靜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專注、善于觀察、有耐心、有追求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成長課程叫: SOLO。

就是將一個人放在一個「獨處」的情境中,沒有人跟他說話、交流,讓他獨自待著。

結果發現,一個人經過「SOLO」的課程后,他的思維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也更喜歡思考了。

喜歡獨處的人,更多的是喜歡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需要安靜的獨處時光,因而表現出喜歡陳思、內省和自我欣賞。

紀錄片《零零后》一個叫一一的小女孩,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獨處。

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在沙坑里玩,她就自己拿著小鏟子鏟來鏟去。

中午小朋友一起吃飯時,別人都是成群結隊的,只有她一個人不緊不慢地享受自己的午餐時光。

那時候大家都很擔心她不合群。

但是十年后,一一卻是越來越優秀了,因為與同齡人相比,她更專注,她能自己一個人做喜歡的事情很久,而不感到孤獨。

她說: 交朋友是收集來自世界的信息,而獨處是整理來自世界的信息。

如果一個孩子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專注于自己的內心世界。

未來的他被賦予的能力是:投入、專注、愛思考、更獨立。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從小就是一個安靜的人,他善于觀察,始終對炸藥研究保持長期的專注。

最終,諾貝爾憑借自己性格賦予的優勢,在自己的領域發揮出難以估量的影響。

獨處,有時候能讓孩子暗聚力量,努力成為光源,在屬于自己的領域里綻放,然后照亮別人。

02

被安排時,敢于表達「不愿服從」

電影《校合唱團的秘密》中,女孩麗薩發現學校合唱團老師要求孩子們「假唱」。

後來,麗薩也發現幾乎有一大半的人都在假唱,并且大家都樂在其中。

麗薩非常憤怒,當眾挑明了老師這種行為。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