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教育也要懂點心理學,巧用「鳥籠效應」,讓你做個省心媽媽

樂享網 2024-06-19

而那些不必要的選擇,可以果斷剔除。

▼操作步驟:

第一步:找到孩子的興趣點,拋出「鳥籠」

美國心理學家羅姆·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而不是諸如等級或者競爭等外在目標。」

有了興趣,孩子才會產生學習動力,並能有精神堅持下去,遇到挫折,也會逆流而上。

可以說,發現孩子感興趣的點,是「拋鳥籠」的最佳方式。

★發現「高興趣點」的具體做法:

①陪玩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不要總是站在高處指揮。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主動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而不要等著孩子來告訴你他喜歡什麼,可能他自己也搞不懂。

父母要多花時間,多思考孩子的興趣所在,多陪伴玩耍就是個很好的途徑。

②試著發展孩子的興趣

若孩子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興趣,父母可以

讓孩子多去嘗試,看看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比如讓孩子學習音樂、繪畫、寫字,孩子想學,只要條件允許,儘量支持孩子。

孩子能堅持下來的,通常也是他的興趣所在。

第二步:巧用積極的「心理暗示」

法蘭西斯培根說過: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孩子不願意學,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興趣不夠,父母可以提供助力。

孩子正處在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一切具有魔法色彩的事物,都可以吸引其注意。

比如孩子不愛寫作業,可以用 「魔法作業本」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

★具體做法:

①「放大優點法」,製造魔法作業本

孩子對枯燥的作業沒有興趣,可 對漂亮的作業本沒有抵抗力。

父母可以買給孩子一個「魔法作業本」,讓孩子覺得寫作業就像在施展魔法一樣,從而調動起充分的興趣。

②「讚美法」,讓孩子產生滿足感

孩子寫作業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光靠本子的魅力維持不了多久,父母可以 適時誇獎孩子。

比如字寫得不錯呀,語言組織得很好,讓孩子產生興奮感,才更有學習的動力。

③「期望定律」,讓孩子將父母的期望轉化成目標

孩子很想在父母面前有所表現,如果孩子已經在學習狀態中,父母可以適當給其提供目標。

想要得到肯定的孩子,會朝著目標前進,儘量達到父母的期待值。

第三步:跳出「慣性思維」,摒棄無用的「鳥籠」

「鳥籠」有弊有利,正面效應要有效利用,同時也要主動避免負面效應。

而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跳出「慣性思維」,這點很難,但也不是沒法做到。

★跳出「慣性思維」的具體做法:

①換位思考,確保「鳥籠」真的對孩子有用

很多努力都是父母一廂情願的,只有給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才可能主動學習。

如果「鳥籠」不是孩子的興趣,那這可能就會變成禁錮,不僅不會提高孩子的興趣,反而造成反效果。

②轉換性逆向思維,可觀分析「鳥籠」的作用

孩子自己的分辨力不夠,有時因為從眾,會跳進錯誤的圈子。

這時父母 要提前分析其中的利弊,並告知孩子,避免孩子走得太遠,浪費時間。

孩子學習自主性,只有依靠內在力量才能得到。父母只要做好引導工作,分辨哪些利于孩子發展,儘量讓他們少走彎路,就已經很不錯了。

「鳥籠效應」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