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做大事是不是一定要三起三落?我想這個“三”在這裡一定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只不過是要說明,要做大事的人,必定是要經過一些挫折,同時又要讓他看到一些希望。我們身邊的一些偉人、名人在成就大事之前都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挫折才能品嘗到成功的甜頭的,譬如鄧小平,褚時健等。
所以,古人雲:天欲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男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須經過三起三落,其實就是要過三關。
一、對事物本身的理解。
愛迪生發明電燈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進行了7000多次實驗,有人嘲笑他:“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1500多次了。”
可他卻說:“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了這1500多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1879年10月21日,愛迪生終於發明了一盞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具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可是他仍不滿足,直到發明了可以連續使用1200小時的竹炭燈絲,才把電燈投入批量生產。
科學家是這樣,普通人也是這樣。很多偉大的發明與發現,都是在反復的失敗、試錯中找到事物的真相,理解事情的本源,從而才總結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真理。
二、對人的理解。
“患難見人心”。人在生活中,要加深對人的瞭解,在失敗中最見人心。
《紅樓夢》中,賈府繁榮興盛的時候,溜鬚拍馬的人絡繹不絕。賈雨村就是通過賈政的關係重新做官並且得到升遷的。
賈政在位時,他時常到賈府拜訪,甚至還要拍賈寶玉的馬屁,可是見到賈府衰敗時,便落井下石,恩將仇報。
賈赦、賈珍被參,皇上命他查明實跡再辦,可他“怕人說他回護一家”,“便狠狠的踢了一腳”,致使賈府被查抄。
其實,現實生活亦如是,一個人,不經歷挫折和逆境,往往難以認清身邊的的真正面目。
三、對環境的理解。
人因為成功或者失敗,會對周圍環境也有更客觀的認知。能在不同的境況下迅速的適應環境,並在不同的環境中做出不同的決策。
有一個朋友,早些年在邊境做邊貿生意。改革開放之處,邊貿生意好做得不行,沒幾年就攢下千萬家財。花錢大手大腳。
可是,到了21世紀,邊貿生意大不如前,幾年下來,非但沒有賺錢,反而虧進去不少。這位老哥不得不迅速收縮邊境生意,轉入內地尋找合適商機。
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和失敗是最好的老師,凡成大事者,必是大器之才,而大器必能容納更多的東西,經歷是最好的財富。
人生經歷了起落,才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才會有寵辱不驚,泰然自若的氣度。你們說呢?